联系人:李经理
手 机:13407546885
电 话:400-002-0516
地 址: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工业园经纬路21号
压缩机回油的核心结论
压缩机回油主要通过油分离器强制回油、制冷剂携带冷冻油随气流返回(速度回油)两种方式;不回油的核心原因是冷冻油无法随制冷剂正常返回压缩机,多与系统设计、运行条件或故障相关。
一、压缩机回油的主要方式
1. 油分离器强制回油
原理:在压缩机排气端安装油分离器,通过离心力、过滤等方式分离制冷剂中的冷冻油,再通过回油管路(常搭配毛细管、电磁阀)将油送回压缩机曲轴箱。
适用场景:大型制冷系统(如冷库、中央空调),或制冷剂含油量高的工况,可高效控制回油效率。
2. 制冷剂携带回油(速度回油)
原理:制冷剂在管道中流动时,依靠足够的流速(吸气管道内流速一般≥7m/s)将混合的冷冻油带回压缩机。
关键条件:
管道坡度:吸气管道向压缩机倾斜(坡度≥1%),利于油随制冷剂流动。
制冷剂流量:足够的流量确保油被“携带”,避免因负荷过低导致流速不足。
二、压缩机不回油的常见原因
(一)系统设计或安装问题
管道设计缺陷:
吸气管道过长、管径过大,导致制冷剂流速不足(<7m/s),油无法被携带。
管道无坡度或坡度反向,冷冻油在管道中沉积。
油分离器故障:
滤网堵塞、回油毛细管堵塞,导致分离的油无法返回压缩机。
制冷剂充注不当:
制冷剂充注量不足,流量小,携带油的能力下降;充注量过多,可能稀释冷冻油,影响黏度。
(二)运行工况异常
负荷过低或频繁启停:
低负荷时制冷剂流量小,流速不足;启停频繁导致管道内油未及时回流,沉积在蒸发器或管道中。
吸气过热度异常:
过热度太高,制冷剂含油量减少(油更易留在蒸发器);过热度太低,可能导致液击,油被稀释或乳化。
排气温度过高:
高温使冷冻油碳化、黏度下降,难以随制冷剂流动,甚至沉积在管道或换热器中。
(三)设备故障或污染
压缩机磨损:
活塞环、轴承等部件磨损,导致内部泄漏,排气压力不足,油分离器效率降低。
冷冻油变质:
混入水分、杂质或制冷剂分解产物,油黏度变化,易沉积在系统中。
蒸发器结霜严重:
霜层阻碍热交换,制冷剂蒸发量减少,流量不足,回油能力下降。
三、不回油的危害与预防
危害:
压缩机缺油导致轴承、活塞等部件磨损加剧,甚至卡缸、烧毁。
预防措施:
合理设计管道坡度与管径,安装油分离器并定期维护。
控制运行工况,避免长期低负荷或过热度异常。
选用适配的冷冻油,定期检查油质,避免系统污染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